《国学遇见国医》第二季“国粹篇”上线,跨界解码千年健康智慧

“京剧中脸谱的不同色彩,分别与身体哪些脏腑有关?八段锦的八个动作,与康复训练有何关联?……”当国学遇到国医,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?

近日,由扬子江药业集团与新华网客户端联合打造、扬子江龙凤堂冠名播出的跨界文化访谈栏目《国学遇见国医》第二季“国粹篇”正式全网上线。新一季节目聚焦京剧、八段锦等国粹经典,邀请非遗传承人、文化学者与知名中医专家展开深度对话,在更广阔的中华文化语境中解读中医药知识,探索传承国粹、解读健康密码的创新传播路径。

深度跨界:在文化基因中寻找共鸣点

中医药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“天人合一”的整体观、“阴阳平衡”的哲学智慧。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,对提升国民健康素养、守护民族文化根脉,增进国际社会理解认同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多重意义。《国学遇见国医》的跨界实践,为这一时代课题提供了传播新思路。

创作团队通过系统挖掘国粹与国医在文化源流上的深层关系,揭示二者共通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内核。在已播出的京剧脸谱专题中,节目用中医理论剖析了脸谱色彩与其对应的人物性格特点。如关羽的京剧脸谱为红脸,按照中医理论,脸色发红可能是肝阳上亢、心火上炎的一种表现,与关羽的人物性格特点相符。这种解读让观众从熟悉的艺术符号中,自然理解中医藏象学说的深层逻辑。八段锦专题中,专家讲述了八段锦在慢性呼吸疾病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,调形、调息、调心的养生功效与患者所需的肢体训练、呼吸训练、心理调整一一对应。国医专家通过现场解说,把千年养生智慧具象化,拓展了大众对健康管理的边界认知。

节目制片人表示:“把中医理论‘翻译’成大众耳熟能详的语言,让观众在赞叹脸谱艺术的同时,自然领悟脏腑辨证;在跟随练八段锦中,自觉践行中医养生之道。”

传承创新:探索中医药文化传播新范式

《国学遇见国医》跳出传统科普方式,精心策划每期节目主题,并邀请多位重量级国医、国学专家担任嘉宾,深入解读国学中蕴藏的国医智慧、国医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,于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文化浸润中引导公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念。

四大名著里有哪些好玩的“中医梗”?慈禧也用过“瘦脸仪”?关羽身高九尺到底是多高?……一连串生活化、接地气的问题不仅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,也推动了健康科普知识在更广范围内的传播。

数据显示,《国学遇见国医》推出两季以来,节目传播取得明显成效。首季节目全网播放量突破5000万,并在2024年荣膺金旗奖公益传播类金奖。聚焦国粹主题,《国学遇见国医》第二季后续将围绕书法、茶道、瓷器等内容,持续拓展文化跨界传播的深度与广度,以文化亲和力激活健康科普的传播效能。

“《国学遇见国医》的跨界融合,既实现了国学与国医的互通互联,也再次表明国学是国医的基础。”在业内专家看来,该节目的推出,是结合大众生活、讲好传统文化故事的一次有益尝试,形成了很好的链接、传播和代入效应。

社会参与:助力健康知识走进寻常百姓家

作为节目的联合出品方,扬子江药业集团长期关注大众健康科普。参与节目出品的负责人认为,中医药传播需要跳出行业圈层,在更广阔的文化土壤中深扎根。《国学遇见国医》正是搭建了这样的公共对话平台,通过社会力量的参与,助力健康知识传播,让中医药文化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

事实上,打造以《国学遇见国医》为代表的健康科普IP,已成为扬子江药业集团基于“健康人人 人人健康”品牌主张,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,携手合作伙伴共创健康生态的重要举措之一。

近年来,围绕大健康产业布局,扬子江药业集团从产品、服务、IP等多方面发力,推出了蓝芩喉糖、黄芪咖啡、龙凤堂黄芪精、纳豆红曲胶囊等健康产品,并上线AI舌面诊等服务,将中医药养生智慧融入日常健康管理。同步打造的《百秒说健康》《小佑说健康》等科普IP,则通过短视频、专家访谈、科普动漫等形式,让晦涩难懂的健康知识变得生动有趣,易于大众接受。系列举措对于促进健康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方式,增强民族文化认同,守护人民健康福祉具有积极探索意义。

相关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